• <menu id="i2ikg"><center id="i2ikg"></center></menu>
  • <blockquote id="i2ikg"><center id="i2ikg"></center></blockquote>
  • <table id="i2ikg"><noscript id="i2ikg"></noscript></table>
    <xmp id="i2ikg"><table id="i2ikg"></table>
    398AV影院
  • <menu id="i2ikg"><center id="i2ikg"></center></menu>
  • <blockquote id="i2ikg"><center id="i2ikg"></center></blockquote>
  • <table id="i2ikg"><noscript id="i2ikg"></noscript></table>
    <xmp id="i2ikg"><table id="i2ikg"></table>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要聞

    田疇播撒“中國芯” 一世功勛“甘藍情”

    ——謹以此文沉痛悼念方智遠院士

           驚悉方智遠先生辭世,深感悲慟。

           我與方先生共事數十載,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常聽他說:“解決老百姓的吃菜問題,還得靠我們自己的品種?!毕壬鳛槲覈卟诉z傳育種領域的開拓者和帶頭人,一直帶領我們將論文寫在祖國神州大地上。

           方先生不僅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杰出科學家,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優秀長者。他一心為民、嚴謹治學,勇攀高峰、獎掖后學,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淚眼婆娑憶故人,京豐一號遠名揚

           1964年8月,先生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工作,從此開始了他近60年蔬菜遺傳育種的研究工作。

           1967年,外商在“黃苗”甘藍種子上刁難,提高種子價格、降低種子質量。第二年春天我國南方百萬畝甘藍出現大面積只開花不結球的現象,給廣東等地的菜農造成了慘重損失。

           28歲的方智遠連夜趕往廣東,看到菜農蹲在地里掉眼淚,他感同身受,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搞出我們自己的甘藍品種!不再受制于人!”

           先生從零開始,到全國各地搜集甘藍種質資源。一聽說哪里有好品種,他就立刻趕過去,回來就戴上草帽,拿著鐵鍬和鋤頭整地、播種,彎著腰、低著頭,一個接一個為甘藍進行人工授粉。

           1973年,先生帶領團隊在國內率先利用自交不親和系途徑育成我國第一個甘藍一代雜種——京豐一號,結束了我國甘藍品種長期從國外引進的被動局面,也提高了我國甘藍育種和生產水平,對其他蔬菜作物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也起到促進作用。

           從小成長于農村的方智遠先生,深知“人誤田一時,田誤人一年”的道理。在他的辦公室,衣架上常年掛著一頂草帽、一件雨衣,是隨時準備下地用的?!耙屴r民得到實惠,種子不應該賣得太貴?!边@是先生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耄耋仍在壟間行,不斷創新躍頂峰

           把時間花在地里,把百姓裝在心里。退休之后的方智遠先生似乎有了更多的時間,但在我看來,他卻也更忙了。

           “他一天三班倒,上午上班,下午上班,晚上回到家還要‘上班’,一年也就過年能休息一兩天?!彼姆蛉苏抡衩駮r常跟我念叨。

          時光荏苒,從25歲與甘藍結緣,到80多歲依然奔走田間,方智遠先生為了最美的圓白菜,傾注畢生心血。

          先生經常下農場,辦培訓班,手把手地教農民如何制種,如何栽培,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成果拿出來跟農民共享。這些年來,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在全國設立的十幾個甘藍新品種示范基地、30多個良種銷售網點,先生都跑了個遍。

           幾十年來,先生是帶著一份責任在做育種工作的?!盎钤谑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如果每個人都能盡職職責,國家就好辦了?!彼f,“有這種社會責任感,就能支撐著你走下去?!?/p>

           曾經,內蒙古烏蘭察布寒涼的自然環境是農業發展的短板。先生積極奔走、開展攻關,將冷涼蔬菜發展成為當地優勢產業?,F在的烏蘭察布,每年種植甘藍等蔬菜60萬畝以上,遠銷20多個省區市,出口俄羅斯等國家,當地農民平均每畝增收1000元以上。

          先生學農為農、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用一生博識濟黎民。


    不忘初心承壯志,中蔬永敬方先生

           古之成功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毅不拔之志。

           先生言傳身教,“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那些不畏勞苦、不畏艱險的人,才可能攀登到頂峰?!蔽覀冇肋h銘刻在心。

           “度量寬大,勤學守規”是先生一生的座右銘。他曾同我分享:“勤學守規”就是要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嚴于律己;“度量寬大”就是要寬厚待人。有幸得益于先生的悉心指導,于我工作學習啟發很大。

           猶記得與先生的一次促膝長談中,他說自己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育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與生產需求和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拔覈卟擞N與外資的競爭很激烈。希望青年同志繼續努力,為了我國蔬菜產業的發展,盡職盡責,培育出更多我國自己的蔬菜優良品種?!毕壬f。

           方智遠先生是我國蔬菜科技領域和農學界的一面旗幟,他帶領團隊自主創新,結束了甘藍品種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為豐富我國菜籃子作出貢獻。

           生當似鵬起,終當如鯨落。先生已去,撒下一片霞光;方公仙逝,身后無限哀榮。

           我們中蔬人將秉承先生之志,悉心灌溉他撒播的智慧種子,用心呵護他放飛的科技夢想,賡續前行、踔厲奮發,為大國農業貢獻更多使命擔當和農科方案!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田園失色挽先生。方智遠院士千古!



                                   二零二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農歷除夕)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郵編:100081

    電子郵箱:ivfcaas@caas.cn

    傳真:010—62146160

    電話:010—82109520